轧辊常用的热处理类型有哪些?
发布日期:2019-09-19 浏览次数:2017
轧辊常用的热处理类型有哪些?
轧辊常用的热处理类型有去应力退火、等温球化退火、扩散退火、正火、回火、淬火、深冷处理。
冶金铸钢轧辊为什么要经过高温扩散处理?
铸钢轧辊凝固时由于存在树枝状结晶,所以会造成合金成分的晶内偏析,这种偏析是由于轧辊凝固过程中辊身上下、内层外层不能实现顺序依次凝固而造成的。轧辊辊身直径越大,辊身长度越长,凝固温度梯度越大,所造成的合金凝固偏析越严重。随着合金铸钢轧辊合金含量的增多,凝固时产生的偏析指数增大,造成的成分不均匀程度也越大。因此,为了使合金元素的原子充分扩散,得到成分均匀的奥氏体组织,需将高合金铸钢轧辊加热到Ac3以上150-250℃保温一定时间,此种热处理手段称之为高温扩散处理。
合金铸钢轧辊为什么要进行球化退火热处理?
合金铸钢轧辊进行球化退火热处理,主要是为了改善轧辊的切削性能,提高切削效率并为后续的淬火处理做好相应的组织准备。球化退火处理使组织中的碳化物由片状转变为球状,亦即在铁素体的基体上均匀地分布着球状或粒状碳化物,成为球状珠光体组织。生产中选择球化温度,一般略高于Ac1临界点。温度过低则所需的球化时间过长,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粒度粗细不等的粒状珠光体出现。
合金铸钢轧辊为什么要进行淬火热处理?
合金铸钢轧辊淬火是将其加热到临界温度(Acm或Ac1)以上,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充分奥氏体化后,再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急剧冷却到贝氏体转变区,从而使辊身工作层获得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过程。
合金铸钢轧辊进行淬火热处理的目的,主要是为了使轧辊工作层获得良好的适用组织,充分发挥合金元素在轧辊中的作用,提高辊身工作层的硬度及耐磨性。
- 上一篇:硬质合金辊环发展史和性能介绍
- 下一篇:无